偶像 之所以为偶像

本周影评

(图片取自互联网)

很影展的海报,很港式的片名,或许电影《阿妈有咗第二个》注定精神分裂。

台北电影节形容此片为现代版成长喜剧,比作《下一站…天后》,乍听不是值得庆贺的事。歌曲确实经典,但时至今日谁还记得《下一站》电影演什么?不过至少讲爱唱歌的卖鱼妹蔡卓妍的《下一站》开宗明义走通俗娱乐路线,坦坦白白。

一件商品,包装必须与内容相符。是女性电影?是家庭言情戏?是偶像成长传记?是演唱会电影?导演彭秀慧似乎直到最后仍无法决断。

电影忘却了毛舜筠的故事

不是七情上面的那一类,我向来很喜欢毛舜筠式演技。

但这部电影,就跟浪费了这么有趣的片名一样,可惜了毛舜筠。

虽然开场拍得极好,岁月无声流逝,心事重重的女人,把寂寞与失落放下,毅然走出去寻找第二人生。

毛姐仅靠眼神与肢体语言已道尽人物内心状态。

曾是最强的歌手经纪人,洗尽铅华17年后婚姻失败,儿子也长大成人,在家庭中失去价值,她展开全新人生,但要面对外界的眼光、内心的不安,孤注一掷力捧外卖仔姜涛,证明自己尚能点石成金……但电影拍着拍着,竟似忘却了她的故事。

假如合演的不是Mirror成员,镜头大抵会全心全意追随着“阿妈”重新出发的脚步直到最后吧。

可惜了。

柳应廷的脸,引人玩味

原来柳应廷Jer有张电影脸。

柳应廷,常让我想起陈奕迅。唱歌如是,没想到演戏亦如是。有些人一开口唱歌便能感动人,上大银幕也浑然天成自动吸引视线。是天生的。Jer好像属于这一类。

看《阿妈》,散场后与友人竟不约而同提问:Jer有这么帅?这么好看吗?平时看他,总觉得很“包子脸”呢。

快30岁的他演毛舜筠的17岁儿子,穿上校服竟有少年感。大银幕上,他的“presence”(存在感)意外地强。

好看的脸上了大银幕,未必好看。而更重要的是,这张脸说得出什么故事。

一切N倍放大,细微情绪无所遁形,柳应廷的脸,至少在这部电影里,是有让人想细细玩味的内容的,俗一点的结论就是:他有张电影脸。

和毛舜筠又亲密又疏离的复杂母子关系,面对“外敌”入侵的情感挣扎,“阿仔”的情绪表现相对内敛克制却能让人感受到,演技让人惊艳。

焦点目光不在他身上,就像戏里阿妈一直看着“外卖仔”忽视自己那样,戏里戏外相呼应,煞是有趣,但他径自在角落绽放光芒,以退为进,反而愈看愈有味道。

电影最好看的,其实是毛舜筠、柳应廷加上姜涛三人同场的戏。但这样的场面,不多。

演戏非姜涛所长

当偶像不是罪。事实上,能成为偶像是了不起的事,尤其在东方社会,偶像常常被低估甚至贬低。

要捧起一位万人追逐的偶像如此轻而易举吗?但演的既是姜涛,导演大抵认为无需甚至懒得多作说明。

全业界相挺,万千少女包围,是顺理成章。因为他,是姜涛。但对非香港观众来说,孤独贫困少年成偶像巨星,过程未免太游戏太理所当然。

开一场演唱会这么简单?对比现况,增添了几分反讽味道。

演戏,显然非姜涛所长,个人包袱显而易见相当重。

感情戏无法掌握,未必关乎年龄,举例演戏天才张柏芝与后天努力的郑秀文的差别,便可知演戏这件事勉强不来。偏偏导演爱用大特写,但大量用在姜涛身上,却是在残忍暴露他作为演员的弱点。

一幕与父亲罗永昌相见,镜头长时间定格在他决定不了该挤出什么情绪的脸,让人替他感到尴尬。

就接受并享受偶像的荣光吧。姜涛就继续做姜涛也可以,逼着自己当影帝还太早。

电影后半段,突然重心几乎放在姜涛一人身上。剧情更落入上世纪庸俗桥段,最后竟然还变成偶像演唱会电影,一首歌唱完再逼着你看几场舞。如果看的是Mirror演唱会电影,那我大抵不会那么错愕。

冗长的126分钟,至少有20分钟片段都该被留在剪接室。当然,我纯粹站在电影的角度。

或许导演旨在为万千粉丝服务。我感受到“中女”(指大龄剩女)的沉溺与兴奋。只是电影,始终未能好好地tell me why。

阅读全文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yfum.com/8496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麦帆无损音乐网 https://www.myfum.com/
0

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